近日,工行、中行、建行、招商四家头部银行的渠道首批开售科创综指ETF联接(代销),后续还有农行、交行、平安、兴业等银行陆续代销发售。作为场外指数基金销售的重要阵地,从A500指数到科创综指,银行渠道代销业务正在积极拥抱指数化浪潮。

扎堆卖科创综指、A500基金, 银行理财产品要跟上么?(图1)


*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-03-14已披露情况。

小注:银行发售ETF联接基金,是指银行作为销售渠道(类似超市)帮助公募基金销售产品(类似厂家),而非销售银行自家的产品,也就是业内常说的“代销”。

参考当时A500联接、场外指数、指数增强等产品在银行渠道销售的盛况,目前发行中及已成立的147只产品中银行托管主销占比50%,13家银行总销售规模接近千亿元。

近期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,如果看看最近几年指数基金规模增长的盛况可能更为直观。2020-2024短短5年的时间,中国ETF产品规模从不到1万亿增长到近4万亿,产品只数也同样翻了好几倍。

扎堆卖科创综指、A500基金, 银行理财产品要跟上么?(图2)


*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-03-14已披露情况。

01 银行理财会着急么?

银行扎堆卖指数基金,是适应市场指数化发展趋势的销售战略调整,也反映了投资者从“稳健理财”向“权益配置”的需求升级。

3月14日晚,基金业协会公布了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情况,其中银行渠道指数基金保有规模2024年末较年中增长了43.6%,增速远超券商和三方。

不可否认,A500、科创综指仅仅是银行渠道销售指数基金产品的开始,银行大力销售指数基金,背后有政策导向、市场热点、销售激励等的推动,但也离不开渠道对客户需求的敏锐洞察,指数产品的持仓透明、风格清晰、费率低廉等优势,正在被大众熟知及认可,成为居民资产配置及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

银行渠道前脚卖A500,后脚卖科创综指,既没A500又没科创综指的理财公司,作为银行的子公司,着急了吗?

02 银行理财也在试水

眼睁睁看着银行渠道卖了1000亿元的A500指数基金,如今科创综指又箭在弦上,理财公司还能坐得住么?

要知道,银行渠道仍然是目前理财产品的唯一销售机构,既然渠道有这么多认可指数产品的客户基础,那理财公司也发行同类产品,会是当下最优解么?

事实上,已经有部分理财公司试水指数产品了,但实际上效果甚微。

以华夏理财天工指数系列产品为例,首批10只产品成立近两年,但每只平均规模仅200万元,合计规模才2000万元,这在公募基金眼里,距离单只5000万元小微基金门槛还差一大截。从业绩上看,分化极其明显,这对于习惯了绝对收益的理财客群来说,堪比坐上了过山车。

扎堆卖科创综指、A500基金, 银行理财产品要跟上么?(图3)


*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-03-14已披露情况。

相比之下,将指数工具与固收资产相结合,效果就明显提升不少,更加适合以“稳”为特色的银行理财产品?

以中银理财指数跟踪策略系列产品为例,权益部分采用被动策略聚焦特定指数(比如中证1000、A500、科创类指数),通过ETF或联接基金的形式进行投资,不但能够及时跟上市场热点,还能使业绩得到明显改善。虽然成立时间较短,但目前均实现了正收益,随着业绩改善带来的持续关注,规模增长只是时间问题,这算得上是结合理财客群特点对指数投资的一次改良尝试。

扎堆卖科创综指、A500基金, 银行理财产品要跟上么?(图4)


*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-03-14已披露情况。


如今,指数化投资的浪潮已经不可逆转,想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或跟上潮流,既抓要住趋势,又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。这不是简单的跟风,而是要在清晰认知的基础上深挖自己的资源和能力。

目前,多家理财公司在研究如何开展权益投资及指数投资,结合目标盈策略及时止盈、利用衍生品搭建非对称收益结构,都是不错的解法,相信未来银行理财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指数化投资之路。各位伙伴可以对我们保持关注,后续我们会为大家多多解析这一类产品,为大家提供一些“稳中有进”的投资思路。

好了,本期就到这里,欢迎伙伴们关注我们,下期再会!


扎堆卖科创综指、A500基金, 银行理财产品要跟上么?(图5)

理财从业近10年,了解它的千头万绪,也懂你的感触需求,希望成为一座桥,让理财容易点。